本田汽车公司已投资约430亿日元,用于建设一条全固态电池示范生产线。该生产线近日在日本栃木县樱市的本田研发有限公司(樱)正式亮相,由本田自主研发,旨在建立大规模生产工艺。
生产过程中采用辊压技术进行电极组装和电池单体的成型。(图片:本田汽车公司)本田公司设定目标,到2040年,其全球新车销量中将100%为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该公司表示,由于全固态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增强的耐热性等特点,有望成为下一代电池,解决阻碍电动汽车普及的问题,例如续航里程、价格和充电时间。
“全固态电池是一项创新技术,它将在电动汽车时代带来变革,”本田研发有限公司总裁兼代表董事大津圭二表示,“电池将取代迄今为止支撑汽车发展的发动机,成为电气化的关键因素。”
这条示范生产线旨在模拟全固态电池量产所需的工艺流程。该公司计划对每项工艺的量产技术和成本进行验证,同时制定电池单体规格。本田表示,将通过整合和加速一系列组装流程,力求大幅缩短单节电池的生产时间。此外,该公司还在实施多项措施,以降低电池生产的间接成本,包括电力消耗。
本田的目标是通过采用高效的生产工艺,利用规模经济,并将电池的应用范围扩大到各种本田移动产品,从而进一步降低电池成本。
本田全固态电池示范生产线上的电芯组装过程。(图片:本田汽车公司)该生产线总占地面积约27,400平方米(295,000平方英尺),配备了可验证每个生产流程的设施和设备,包括电极材料的称重和混合;电极组件的涂覆和辊压以及电池的成型;以及模块的组装。该生产线的电池生产计划于2025年1月开始,目标是在2020年代后半期开始将全固态电池应用于电动汽车车型并推向市场。
“我们全固态电池示范生产线即将投产,可以说,这对于本田和日本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大津表示。“我们将继续迎接挑战,尽快推出搭载全固态电池的移动出行产品,以便本田能够为我们的客户创造新的价值。”
该示范生产线的部分资金来自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绿色创新基金的拨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