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组织在其2030年愿景报告中纳入了电池护照。执行董事英格·彼得森(Inga Petersen)与《电力进展》(Power Progress)杂志探讨了电池护照如何为可持续电池价值链做出贡献。
今年1月, 《电力进展》杂志报道了数字电池护照,这是一种包含可充电电池及其来源完整信息的电子记录。它是欧盟第2023/1542号法规的要求,该法规旨在规范欧盟内部的电池供应链。根据该法规,从2027年2月起,包括用于纯电动汽车(BEV)的电池在内的许多可充电电池都必须配备电池护照。
全球电池联盟 (GBA) 是一个总部位于比利时的多方利益相关者公私联盟,拥有 160 多个成员,代表了整个电池价值链。该联盟于 2019 年发布了一份报告,阐述了其到 2030 年建立可持续循环电池价值链的愿景。该愿景报告包含了电池护照的概念,并在欧盟电池供应链法规的前言中被提及。
GBA执行董事Inga Petersen表示,全球电动汽车的迅速普及使得电池护照成为确保整个电池供应链可持续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她表示:“全球电池联盟的成立基于两方面的认识:一方面,电池将在绿色转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交通和电力行业的电气化来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另一方面,随着行业的快速扩张,供应链中也存在可持续性风险和影响,这些风险和影响可能会加剧,因此需要谨慎管理,以便在实现足够快速的行业扩张的同时,也能以可持续的方式发展。”
价值链可持续性
彼得森表示,电池护照旨在实现通常不透明的电池价值链的数字化透明化。它还力求整合关键的可持续性和性能预期,并提供与这些预期相符的统一报告。彼得森认为,挑战在于如何定义电池价值链中可持续性的含义。
图中所示为安装在现代叉车上的OneCharge锂电池。(图片:OneCharge)她说:“我们列出了价值链上大约25项风险和影响。我们目前正在召集多方利益相关者工作组,针对每一项风险和影响,明确企业可以部署哪些机制或工具,包括现有的负责任采购标准,以及企业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这些风险和影响。”
彼得森补充说,这些工作组还将致力于使这些机制在产品层面可评分和可比,以便采购部门和客户在做出购买决策时能够考虑可持续性表现。她还表示,长期目标是建立一个电池基准评分和评级系统,旨在创建一个GBA质量认证标志,“以便在可持续性表现方面提供一个易于理解的质量标志”。
作为这项工作的一部分,GBA 已经制定了温室气体规则手册。彼得森表示,其目标是“制定统一的方法来确定电池的碳足迹,以便能够将不同的产品相互比较,而不是采用非常宽泛的标准”。
维护品牌声誉
Petersen表示,对于OEM厂商和电池制造商而言,电池护照应该会对品牌声誉产生积极影响。
“GBA电池护照将提供一个框架,用于独立验证公司的尽职调查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监管合规性以及自愿披露。”
她举例说,大湾区目前正在制定有关强迫劳动、原住民权利、生物多样性和循环设计方面的尽职调查要求和最佳实践。通过在电池护照中记录相关数据,公司可以证明其产品符合相关法规。
对于关注与电池相关的可持续性风险和影响的公司而言,电池护照还可以解决循环经济、资源效率以及产品安全和质量问题。
“如果将所有这些因素与可持续性结合起来,我认为,对你采购的产品和材料保持这种透明度,会带来明显的商业和经济利益,”彼得森说。
电池护照固有的透明度符合组织的环境、社会和治理 (ESG) 报告要求,这在吸引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投资者的资金时尤为重要。
彼得森说:“我们受到了投资者界的极大关注,他们正在寻找这类产品的评级方案,以便确保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甚至简化对负责任采购产品的要求。”
全球考量
虽然目前欧盟是唯一将电池护照立法与电池护照挂钩的地区,但世界其他地区正在考虑这样做。
比利时根特重型电池电动卡车生产线。(图片:沃尔沃卡车)“我们在中国确实看到了这一点,中国已经实施了有限版本的电池护照多年,但其重点更多在于追踪产品在使用阶段,并确保材料回收再利用,”彼得森说。“因为如果你着眼于乘用车电气化,中国可能比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领先十年之久。”
据彼得森称,中国可能会更广泛地推广电池护照,包括电池碳足迹申报。
她表示,多年来,GBA一直在美国与各利益相关方就电池护照问题进行沟通,但由于对实施的担忧,各方兴趣并不高。然而,这种情况最近发生了变化,这主要归功于几项重大进展。
“一是欧盟的电池法规,这很可能也会影响到想要出口到欧盟市场的美国汽车制造商,”彼得森说。“二是《通货膨胀抑制法案》(IRA)及其对原材料来源的要求。如果没有类似电池护照的结构,即使只考虑可追溯性信息,又该如何证明这一点呢?因此,我们绝对预见到这种情况会在美国出现。”
她补充说,美国近期不太可能出台关于可持续性指标(除了材料可追溯性之外)的广泛强制性监管要求,“但是一旦建立了这种可追溯性,实际上添加可持续性报告也并非难事——也许一开始可以采取自愿的方式。”
虽然欧盟采用电池护照似乎正在引领一种趋势,并将扩展到其他产品和地区,但彼得森表示,GBA希望不会出现针对特定全球区域的电池护照——欧盟一个,中国一个,美国一个等等。GBA认为这种做法对企业及其报告要求来说是不可行的。
“我们正致力于制定全球统一的绩效标准,无论你是在中国、美国还是韩国生产,这些标准都应该同样适用。”
设备OEM厂商参与
Petersen表示,设备OEM厂商才刚刚开始参与GBA。
“小松最近加入了我们,可能是该领域最早一批加入的企业之一。对于他们(OEM厂商)来说,了解电池尺寸和容量或许是一个合乎逻辑的发展趋势,因为就电池尺寸和容量而言,他们最有可能需要了解这些信息。而且,如果你看看欧盟,那里的法规规定每小时的电池容量超过2吉瓦,那么对于你们读者中的OEM厂商来说,这种情况也相当普遍。”
Petersen 表示,现在是 OEM 厂商与 GBA 合作的时候了,“以便更好地了解即将出台的电池护照要求,并为制定全球统一的电池可持续性性能预期框架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