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动力发展》杂志近期采访了丹佛斯动力解决方案公司的专家,探讨了用于非公路应用的最新远程信息处理和人机交互技术。以下是三大要点。
操作非公路用机械不再仅仅关乎速度、方向和机具的操作。如今,电子设备能够监控和收集大量数据,而人机界面(HMI)面板则能够将这些数据或其分析结果提供给操作员,从而提高操作性能。
《国际动力发展》杂志近期采访了丹佛斯动力解决方案公司的远程信息处理和人机交互专家,探讨了非公路应用领域的最新技术。以下是此次采访的三个要点。
人机界面外形尺寸
丹佛斯动力解决方案公司显示器高级产品组合经理赫尔曼·奥贝罗伊表示,降低成本和显示更多机器信息的需求正在推动驾驶室内屏幕尺寸增大的趋势。
丹佛斯DM1000B显示屏。(图片:丹佛斯)他说:“除了更大的屏幕,还需要更大的图形,以便清晰地显示相关细节。仪表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易读性非常重要。”
奥贝罗伊补充说,更大的屏幕的优势在于可以在单个屏幕上为操作员提供更多信息。
“新客舱设计中的空间管理要求是另一个影响因素,”他说道。“这就需要将更全面、更详细的信息集中在一个更大的屏幕上,让乘客一眼就能看到。”
将数据投射到机器的挡风玻璃上是另一种可能性,但原始设备制造商必须扪心自问,这种方法是否能为操作员带来价值。
“在出现紧急警报时,将信息显示在操作员的视线范围内可能更方便、更安全,”奥贝罗伊说,他还补充道,操作员需要频繁地将视线从显示屏上移开,这可能比查看挡风玻璃上的半透明图形存在更大的安全隐患。
不过,奥贝罗伊表示,有些应用场景仍然需要使用实体按键而不是触摸屏。对于中国和欧洲的设备OEM厂商来说,这种情况尤为普遍。
“我们也看到,在某些地区和某些安全问题较为突出的应用场景中,人们倾向于继续使用实体按钮以及扶手上的 CAN(控制器局域网)键盘,”他说。
更多远程信息处理集成
远程信息处理技术的进步及其所能提供的洞察力正在推动人机交互系统中此类数据的可用性。
丹佛斯动力解决方案物联网与互联高级产品组合经理穆罕默德·阿卜杜勒·萨拉姆表示:“我们已经看到,在人机界面中更多地使用远程信息处理数据已成为一种趋势,其他领域也将很快跟进。这一切都取决于机器制造商希望在显示屏中编程显示哪些内容。”
El Salam 分享了一些用例示例,其中包括有关软件更新的通知和机器状况的实时视图,旨在促进预测性维护。
他还补充说,远程信息处理技术实现了设备与网络门户之间的双向通信。这使得数据处理可以在其他地方进行,从而减轻了机器的处理负荷。
“根据这些数据生成的原始设备制造商 (OEM) 建议——例如,需要检查或维修的机器——随后会发送回机器的人机界面 (HMI),供操作员采取相应措施。这可以成为原始设备制造商或经销商销售服务和维护计划的一种手段。”
人工智能崛起
简化人机界面(HMI)系统的一种方法是利用人工智能(AI)。未来,人工智能或许能够负责某些机器活动,从而解放操作员与人机界面的交互。
“人工智能,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为许多行业创造大量机遇和突破,”埃尔·萨拉姆说。“非公路车辆行业仍在探索如何最好地利用这项技术来提高机器和操作人员的生产力和效率。”
然而,在谈到自主运行时,埃尔·萨拉姆强调了人为监督的持续重要性。
“自主功能当然可以融入人工智能,尤其是在机器能够接管操作员的工作,从而更精确或更安全地执行任务的情况下,”他说道。“至于人工智能能否胜任关键操作决策,这并非不可能,但或许只是通过人机界面(HMI)向操作员提供建议——可能永远不会以完全自主的方式执行。”
奥贝罗伊补充说,完全自主的机器操作——无需操作员交互——目前仍是一个遥远的可能性。
他说:“出于安全考虑,需要操作员在机器驾驶室内或附近,这两种情况都需要人机界面集群来监控和管理机器,即使是完全自主的机器也不例外。”
编者按:本文由人工智能工具辅助撰写,并经过人工审核。



